为有效破解办学资源短缺问题,着力提升经济社会服务能力,2011年,学校抢抓历史机遇,极具前瞻性、战略性地启动了新校区征地、规划与建设工作。2015年8月,随着第一块坚硬原石在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岱家山北麓奠基入土,学校拉开了历时四年、艰苦卓绝的校区工程建设序幕。
2018年5月,正值校园基本建设如火如荼之际,学校成立未来城校区管理办公室,提前谋划校区管理运行工作。2019年6月,学校正式定名原有校区为“南望山校区”,新建校区为“未来城校区”,寓意“难忘(南望)历史、展望未来”。2019年8月,材料与化学学院、环境学院、计算机学院、地理与信息工程学院、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生物地质与环境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地理信息系统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搬迁入驻,未来城校区正式启用。2020年8月,随着经济管理学院的到来,未来城校区达到万人办学规模,开始满负荷运行。
以“一二三”思维导向,构建多校区管理模式
未来城校区的正式启用,标志着学校迎来继北京建校、南迁办学后的第三次发展机遇期,也首次进入到多校区常态化运行的历史新阶段。学校坚持“突显一个主题、呼应两类需求、遵循三项原则”的“一二三”思维导向,不断完善科学合理的校区管理逻辑,着力构建规范高效的校区运行机制。
突显一个主题。学校在未来城校区新增教育教学用地710亩,占全校土地面积的35%,新增教学科研用房52万平方米,占全校建筑总面积的48%,搬迁入驻师生11000余人,占全校师生总数的35%。在没有历史先例可循的情况下,学校坚持将“创新多校区治理体系,提升新校区管理能力”作为当前提升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的核心主题,研读管理政策、思考举措对策、积极探索实践,不断健全跨校区联络机制、优化跨校区工作机制,完善跨校区衔接机制,按照学校事业发展总体规划,着力将未来城校区打造为标准化、信息化、人性化和生态型、智慧型、友好型的“三化三型”高品质校园。
呼应两类需求。学校坚持未来城校区的管理、运行和发展必须充分尊重管理主体和服务对象两方面的客观需求。从学校事业目标需求来看,在办学资源和运行成本均明显增加的情况下,学校坚持内涵式发展,并未盲目扩大招生规模,增加教育收入。因此,未来城校区必须探索一套统筹有序、成本可控、节能高效的管理运行模式。从师生发展目标需求来看,两校区近30公里的空间距离,客观上产生了师生心理上的疏离和工作上的不便,因此,未来城校区必须按照相同标准、建立畅通渠道,为入驻师生提供同源的文脉传承、同心的尊重关爱、同质的便利服务。
基于事业发展整体目标和不同主体需求差异,学校在未来城校区管理运行过程中坚持三项基本原则。系统性原则——未来城校区既是学校办学空间的延伸,也是学校管理范围的拓展,其日常管理运行工作必须纳入学校组织管理整体架构,予以系统规划、一体推进;合理性原则——必须综合考虑未来城校区与南望山校区之间的空间区位差异,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以改革创新的精神,科学谋划其组织领导体制与管理运行机制,为充分突显两校区办学功能、彰显学科特色提供基础保障和优质服务;可行性原则——未来城校区管理组织架构和运行体制机制必须坚持以服务入驻师生的学习、工作需求为本,通过采取切实有效的政策激励措施、资源配置方式和绩效评价手段,实现提高管理效率与控制办学成本的双向目标维度。
以更深层次的改革,推进管理体制机制创新
如何在有效控制办学成本的情况下,弥合多校区空间距离造成的心理疏离、联络不便和文脉阻隔?作为整建制投入使用的新建校区,未来城校区为学校管理体制机制创新提供了内生动力和探索平台。
构建“集中统一领导、业务垂直延伸、保障属地统筹”的校区治理体系。学校统一领导、决策和部署未来城校区各项重大事务;相关职能部门一体化承担未来城校区党务、政务、教学、科研、人事、财务、网络、设备、图书、医疗、消防和安全等职能;校区管理部门系统规划和统筹实施未来城校区物业、餐饮、能源、通讯、通勤、维修以及属地化联络等运行保障工作。以事业发展和师生需求为出发点,通过一站式大厅、日常轮值、专项工作组、管理共同体和校区监督兜底等措施,提高管理效能,减少管理盲区。
建立“一门一网、数据联通、后台运转、远程办理”的智慧办公机制。学校围绕师生工作、学习和生活需求,充分发挥教育信息化、“互联网+”等新技术平台的作用,在未来城校区着力构建以涵盖秩序管理、人脸识别、车辆门禁、能耗管理、远程监控、应急处置等事项的部门智慧管理系统,覆盖监督投诉、报修抢修、水电付费、线上订餐、场馆预约、失物招领等内容的师生智慧服务系统以及基于场景模拟、音视融合、数字孪生、虚拟校园、云端导览、数据分析等技术的校区智慧展示系统为主体的三大信息化平台,不断顺畅未来城校区管理运行内循环机制,消除跨校区空间阻隔造成的工作流程障碍,实现处处有关怀、事事有响应、服务有反馈的线上线下联动机制。
建立“确保公益、管用分离、集中维护、分担成本“的公共管理机制。学校改变传统的“管理与使用混同”的公共资源管理方式,在未来城校区推行“管用分离”的新型公共资源管理机制。对于校区内教学服务中心、公共教学楼、体育场馆、活动中心、弘雅堂及校园基础设施等公共教学资源和硬件设施,学校实行统筹管理,并以购买社会服务的形式,聘请第三方专业机构定期开展维修维护,延长设施设备的使用寿命。校内单位基于教学科研任务使用公共资源的,由学校统一给予保障,非公益性使用公用资源的,按照契约模式,承担相应成本。通过理清管理职能、划分管理边界,合理开展公共资源信息化整合等措施,提升公共教学资源的管理水平和效能,实现资源良性、高效运转。
建立“因地制宜、自然生长、绿色低碳、循环持续”的生态管理机制。学校以未来城校区为主要建设场景,制定了国内高校第一部推进碳排放治理的校园碳中和规划,将“碳达峰”“碳中和”理念融入人才培养、技术创新、校园规划、基本建设和绩效评价工作。不断优化智慧能源监控平台功能,加大对校区能耗大数据的收集、整理、分析和运用,支持二级单位全成本核算和学生生活精细化管理。推广地源热泵、空气源热泵等节能新技术,生均教学科研用电量下降10%,图书馆空调能耗降低30%。采用合同节水创新模式,运用智能远程控制技术,加大中水循环利用效率,校区年均节约用水15万立方米。广泛开展生态文明教育,提高生态保护意识,形成健康生活方式,助力学校双碳目标实现。2021年,未来城校区先后获得“湖北省节水标杆高校”“湖北省近零碳排放区试点示范项目”“武汉市碳中和先锋示范单位”等荣誉称号。
建立“学脉延展、人文相承、两区一体、兼具特色”的校园文化机制。学校在传承校史文化谱系的基础上,着力打造以“艰苦奋斗、砥砺前行”的校史发展中轴线和“低碳环保、自然和谐”的镜湖湿地生态带为核心的“一轴一带”未来城校区特色文化景观区。着力营造高品质育人环境,有序开展校区楼宇命名和校园导视系统建设,推动公共区域生态型文化景观和文化精品建设,充分发挥宿舍、场馆等各类文化场所和活动空间的育人功能。着力构建特色文化宣传体系,上线“云上未来”校区导览系统,制作校区植物文化铭牌、拍摄《我在未来等你》校区宣传片等,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着力丰富校园文化活动,开展了“观红色电影•忆峥嵘岁月”党史学习教育系列活动、“浴火重生”交响乐演出、“地大学子与医疗队员面对面”报告会、“同心战疫抗疫展览”等品质高尚、品味高雅的校园文化活动。着力开展育人劳动实践,结合入驻单位学科和专业特色,引导学生将课堂所学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助力学生进一步学习专业知识、提升专业技能、树立专业自信。
以更高水平的开放,推动办学资源要素汇聚
当前,高等教育进入内涵式发展新阶段,同时,学校面临着现实困境,存在着办学资源短缺与办学需求旺盛的基本矛盾。因此,必须为学校寻找新的发展动能,用更高水平的开放,汇聚校内外积极的办学要素,实现发展的再加速。
管理面向师生开放——谋共识。学校发展的主体是师生,学校发展的力量源于师生。在未来城校区管理运行过程中,学校始终致力于听取师生意见建议,邀请师生参与管理、接受师生监督质询,让师生真正成为事业发展和校园管理的主人。学校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和党史学习教育为契机,通过定期开展入驻单位座谈调研、组织师生午餐会、深入宿舍开展学生座谈会、举行物业服务接待日和食堂开放日活动、搭建未来城校区师生伙委会,在线置顶服务监督平台等一系列措施,拓宽师生沟通交流渠道,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师生“急难愁盼”问题,不断增强师生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营造“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公益风尚,组建“未来之声”传媒平台,邀请学生担任岱家山文化的宣讲人,成为未来城师生的代言人;筹建“未来之家”服务社团,鼓励学生利用专业知识,在气象、环境、信息化、生活保障、管理监督和社区服务等领域贡献力量。充分发挥入驻单位学科优势特色和专家学者力量,建设数字孪生校园,创建双碳示范标杆,不断提升未来城校区管理服务能力和水平。
服务面向市场开放——谋品质。学校不断探索创新服务保障机制,将未来城校区物业、餐饮、通勤、商贸、能源、维保等领域面向市场开放,引入社会力量参与,充分发挥校内外两类服务保障主体、两种服务保障资源的比较优势,以竞争促品质,以标准控质量,以相对优惠的成本换取更为优质的服务。先后制定了《未来城校区物业服务标准手册》《未来城校区维修流程与质量控制手册》等内控制度体系,梳理了工作流程、形成了规范标准,强化了节点管控,做到了“制度管人、流程控事、细节显绩效”。未来城校区全年基础物业支出控制在1300万元以内,通勤支出控制在260万元以内,维修维护支出控制在700万元左右,回收各类国有资产使用收益接近1000万元。
资源面向产业开放——谋跨越。未来城校区所在的东湖新技术开发区是华中地区科技与产业发展的动力引擎,是湖北省科创大走廊战略规划的核心区域,是武汉市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科技创新中心的先行示范区,这为学校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学校将未来城校区作为联系东湖新技术开发区的桥梁和纽带,契合属地发展规划和产业布局,结合周边华为、小米、华工科技、华星光电、长江存储等重点企业的技术需求,整合全校资源,主动对接融入,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实现学科交叉、产研融合和尖端突破,推动学校新工科、新文科和原始理论创新的跨越发展。
发展面向社会开放——谋未来。学校致力于将未来城校区作为事业发展新的增长点和着力点,稳步推进未来城校区二期(国际校区)建设和其他增量资源投入,不断增强服务战略、服务地方和服务产业的动力和动能;积极鼓励未来城校区加入东湖新技术开发区“校地产学研联盟”、左岭片区“基层党建共同体”和“基层治理共建单位”等党建和社会合作平台,主动响应区域功能定位和地方发展需求,延伸和拓展事业发展新领域,汇聚和储备事业发展新资源,实现校企互助、校产并进、校地共赢。
七秩荣光,难忘南望;庚续奋进,未来已来。经历四年艰苦建设、三年精细管理,未来城校区以崭新的面貌、昂扬的姿态和优异的表现,迎来中国地质大学建校70周年。新的历史时期开启了新的奋斗历程,新的发展阶段赋予了新的使命担当,学校将继续以未来城校区作为管理体制机制创新的试点区和示范区,聚焦事业发展规划,关注师生成长需求,汇聚社会办学资源,坚持以更深层次改革、更高水平开放,推动未来城校区各项事业更高质量发展,为实现“地球科学领域世界一流大学”的办学目标而不懈奋斗。(来源 未来城校区管理办公室 编辑 王俊芳 审稿 陈华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