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委研工部“五大平台”提升研究生党建工作水平

发布人:发表时间:2011-09-23点击:

研究生党建工作是高校党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一项重要工作。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积极探索构建党建工作五大平台,有力推动了研究生党建工作“五个提升”。

搭建支部建设平台,提升党建工作力度。学校大力鼓励和支持各研究生党支部结合所在专业、学科特点,创新研究生党支部工作机制,收效显著。资源学院积在学科、专业、实验室纵向设置研究生党支部的基础上,2010年又尝试依托导师课题组设立研究生党支部,成立研究生630工作室党支部;经管学院拓展研究生党员社会实践空间,在农民工子弟学校——陈家湾新科学校建立了研究生党员义工帮扶基地。

搭建学术活动平台,提升党建工作效应。学校于2010年整合全校优势学科力量,申报了7项“全国研究生学术交流平台项目”和1个“湖北省研究生教育创新基地”,获批5项。精心打造 “博士论坛”、人文科技讲座、研究生科技论文报告会等研究生学术交流平台品牌。各学院相应举办了一系列特色学术论坛和学术沙龙,如地学院的“地球科学博士生论坛”、政法学院的“致公硕士论坛”和外国语学院的“‘文·道’系列讲座”等。

搭建思想教育平台,提升党建工作内涵。学校大力加强校本化教育。开展的“放歌南望·我最闪亮”的校园十佳歌手大赛、“研究生的良师益友”评选活动和研究生运动会等健康向上的文体活动,为广大研究生“展现自我、关爱社会”提供了平台。通过举办 “研究生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评选表彰”、“研究生良师益友颁奖典礼”,有力宣传了优秀研究生、优秀校友、优秀研究生导师和研究生良师益友的先进事迹,涌现出了以吴冲龙教授、袁复栋为代表的一批导师、研究生先进典型,营造了学有标杆、比有榜样、赶有方向的氛围。

搭建实践操作平台,提升党建工作实效。学校注重为研究生开拓新的实践空间,提高党建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党委研究生工作部联合人事和财务部门,挖掘校内“三助”资源,开辟更多的“三助”岗位,共为18个学院(所、课部)及55个部处、实验室设置了546个助管、助教岗位,月平均聘用助研2088人次。2010年,以“地学类研究生创新中心”为基础,在校内外大力拓展研究生教育创新基地,有效发挥了基地在创新人才培养中的支撑作用。同时,借助武汉其他高校通用专业资源,在汉教育部直属高校联合在江苏省扬州市、内蒙古包头市设立研究生就业实践基地,组织研究生到温州等地的研究生就业实践基地实习,效果良好。今年新增“西部高水平人才培养计划”合作单位5家,进一步拓展了我校优势专业的就业实践平台。

搭建服务育人平台,提升党建工作质量。研究生党建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各方统筹兼顾。充分调动全校各部门的力量,发挥全校教职员工的积极性,形成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工作格局。学校各方面关心党建工作的积极性得到充分调动,使学校学生党建工作真正与素质教育和人才培养融为一体,为广大研究生成长成才创造条件、提供优质服务,比如,开展心理咨询服务、就业指导和奖助贷服务,使学生满意度稳步提升。

通过搭建党建工作五大平台,提升了研究生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推动了教育教学“质量工程”和“人才培养工程”建设,研究生生源数量与培养质量实现了双提升。目前,研究生党员在各类集体活动和学术竞赛中获奖的比例占到90%以上。2010年第七届全国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中学校荣获一等奖3项、二等奖7项、三等奖3项,一等奖获奖队数和竞赛总分名列全国第一。在2010年第四届全国计算机仿真大奖赛上,学校两个研究生团队分获一、二等奖。2011年3月,学校被评为“湖北省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先进单位”,党委研究生工作部被评为“湖北省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先进基层单位”。

友情链接: 中共中央组织部| 教育部| 湖北省教育厅| 中国地质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