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院一品”风采展】图书档案与文博党委:发挥特色优势助一流 打造逸夫博物馆“大思政课”融课堂

发布人:李海涵发表时间:2024-04-24点击:

前言

我校逸夫博物馆是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国家二级博物馆、国家4A级旅游景区、武汉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党的十八大以来,逸夫博物馆以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主线,紧密围绕建设地球科学域国际知名研究型大学办学目标,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进“双一流”建设,充分利用基地优势,立足学校,面向社会,不断提高管理服务水平,广泛传播地学知识,大力弘扬地学文化,精心打造地学特色育人平台,讲好地大故事,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科普活动和特色展览,获得教育部“全国中小学研究教育实践基地”、“全国科普日优秀活动”、“科技筑梦助力双减试点单位”、“湖北省校外教育工作先进单位”、“全市公共文化设施开展学雷锋志愿服务示范单位”等一系列重要奖项,博物馆社会影响力和美誉度不断提升。

2022年,中国地质大学逸夫博物馆入选全国首批“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以此为契机,图书档案与文博党委紧紧围绕“五个到位”主要任务,推动党建与博物馆业务工作深度融合,积极打造主题突出、特色鲜明、具有示范引领作用的博物馆“大思政课”融课堂,创建有高校文博特色和宣传推广价值的“一院一品”党建品牌,从而进一步增强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

一、科学规划展览陈列,拓展博物馆思政教育功能

逸夫博物馆坚持政治性和知识性相统一、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灌输性和启发性相统一、显性教育和隐形教育相统一,充分利用馆藏资源,以推进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教育和弘扬科学家精神为主要方向,创新设计展陈内容,打造新时代“大思政课”沉浸式课堂,成为我校思政学习教育和校园文化建设的新亮点。

《初心印山河——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摄影作品展》

在建党100周年到来之际,《初心印山河——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摄影作品展》在逸夫博物馆正式与广大观众正式见面,以100幅照片向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献礼。该展览分为红色足迹、绿水青山两大部分,共选取著名地质摄影家赵洪山的100幅摄影作品。其中,“红色足迹”部分展出《中共一大会址纪念花坛》等摄影作品,生动再现了中国共产党从诞生、发展到壮大的历史进程,观后让人热血沸腾,使人感受到革命先烈满腔热血、铮铮铁骨凝结成五星辉耀的红色力量;“绿水青山”部分以“山水林田湖草沙生命共同体”为线索,共展出中国41家世界地质公园的自然风光照片,作品融合光影艺术和独特的地质地貌,既是对建党百年的献礼,也是地学文化和摄影艺术的视觉盛宴。逸夫博物馆精心选材、精心策划、精心布展,通过镜头反映了党的建设光辉历程,以及祖国的大好河山,为党的百岁华诞献礼,充分验证了共产党员初心向党、江山为证的坚定信念。广大师生、校内外观众看完这些摄影作品,爱国之情油然而生,更加坚定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大家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将继续谱写气吞山河的壮丽史诗。

 

《李四光——我国科技界的一面光辉旗帜》主题纪念展

李四光主题纪念展以大力弘扬李四光爱国主义和科学创新精神为主旨,通过文字与图片展现了李四光的光辉足迹、卓越贡献和科学创新精神。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今天,大力宣传、学习和弘扬李四光热爱祖国、追求进步、崇尚科学、勇于创造、埋头苦干、勤于实践的崇高精神,对于促进我国科技事业的发展,对我校着力培养“品德高尚、基础厚实、专业精深、知行合一”的高素质人才工作,实现建成“地球科学领域世界一流大学”的长远办学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李四光不仅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科学遗产,也留下了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他惟图国强不谋己荣的爱国精神、对党忠诚碧血丹心的崇高精神、海纳百川集思广益的民主精神、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奉献精神、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倾心育人兴才为责的担当精神、求真务实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生命不止奋斗不息的求索精神是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栋梁人才需要学习和思考的课题。

李四光先生的外孙女邹宗平女士莅临展览现场,为逸夫博物馆的志愿者讲解员们进行讲解指导,并为李四光学院等单位150余名师生作报告。李四光主题纪念展开展期间共接待观众10余万人,校内各师生党支部纷纷将参观该展览作为“支部主题党日”活动的重要内容,李四光主题纪念展成为了我校大思政课教育的重要平台。

《追求卓越勇攀高峰的地大人》展览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指示精神精神,坚定文化自信,担当起文化建设与发展的新使命,逸夫博物馆策划了《追求卓越勇攀高峰的地大人》展览。展览以中国地质大学登山科考队完成的“7+2”人类探险极限运动和科学考察为主线,梳理了作为中国登山队摇篮的地大登山队历史,回顾了“7+2”登山科考活动的辉煌,展现了地大人勇攀高峰的精神。通过展览进一步宣传了地大精神,弘扬了地学文化。

展览分为足迹、征程、践行武汉精神、展望(新时代新征程)四个部分,通过图片、视频、实物等资料,并辅以声光电、场景复原等技术手段,全面展现地大健儿敢为人先、不畏艰险、顽强拼搏、勇攀高峰的豪迈壮举,激励全校师生砥砺奋进,追求卓越,勇攀一流,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其中,一批登山队使用过的珍贵实物,第一次与师生见面。登山运动是我校的传统优势项目和办学特色。基于专业学科的需要,地大人时常与河流对话、与山川为伴。正因如此,地质工作与登山运动血脉相连、精神相通。从上世纪50年代,我校校友王富洲成功登顶珠峰的那一刻开始,地质大学就和中国登山运动紧密联系在了一起。在65年的办学历程中,一代代、一批批地大师生,攀登了无数高山与险峰,完成了许多科考任务,形成了登山传统,弘扬了登山精神,为国家输送了大批登山健将与登山运动管理精英,被誉为中国登山界的“黄埔军校”。

在“艰苦朴素、求真务实”校训的滋养下,地大登山人形成了“不畏艰险、顽强拼搏、团结协作、勇攀高峰”的精神标识,地大精神、武汉精神与中华民族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优秀品质,在地大人的登山壮举中交汇融通。山高人为峰,登高志更高。登山运动在地大,其深远意义绝不仅限于体育,也绝不仅限于强身健体。建校至今,地大人始终与祖国的地质和教育事业同呼吸、共命运,始终坚持先行先试、勇攀高峰、超越自我,正是这种坚守精神与文化高位的传统,成就了今天的办学成果和办学特色,学校将继续努力攀登地球科学领域世界一流的高峰。

《七秩难忘——校友捐赠藏品展》

南极火山熔渣、地衣标本,全球首批地质遗产地的浙江长兴“金钉子”剖面点位标本,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的岩石化石标本……近日,中国地质大学逸夫博物馆“校友捐赠藏品展”开展,现场展出了70件珍贵的藏品。在每一件藏品后面,都有着地大人70年来“上天入地下海登极”,在地质报国的征途上孜孜以求的动人故事。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同时报告还要求,加强国家科普能力建设,深化全民阅读活动。

面临新时代新要求,中国地质大学逸夫博物馆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把科普能力建设作为一项重大任务,凭借学校70年的办学积淀,瞄准地球科学前沿,不断创新展陈手段、深化展陈内容,主动服务国家战略和经济社会发展,在科普能力建设方面取得了亮眼的成绩。

我校的师生、校友利用出差、访学等机会,将在海外千辛万苦得到的矿物、岩石标本捐给母校。1984年,陈森煌校友将产自希腊特圣格里的一块致密块状铬铁矿标本、一块豆状铬铁矿捐给了母校;1987年,王光宇校友将一块采自太平洋深海5050米的锰结核标本捐给母校;1992年,1952届校友游振东教授、1982届校友桑隆康教授将一块产自俄罗斯贝加尔湖的橄榄岩标本捐给了母校;1997年,马力校友将一块产自澳大利亚西澳帕拉伯都铁矿繁荣赤铁矿富铁矿石标本捐给了母校;2021年1月,1978级校友马昌前教授和地球科学学院王伟教授将一块采自阿曼苏丹国北部索哈尔地区的红色硅质岩标本捐给母校……每一块标本都承载着海内外校友对母校的关心和祝福,代表着校友们的拳拳爱心。

北京奥运会金牌、铜牌用玉原石,小秦岭地区岩石薄片,贵州新铺鱼龙、震旦角石、海百合、三叶虫、菊石、鹦鹉嘴龙、凌源潜龙、狼鳍鱼、横宽秦岭虫等化石标本……自上个世纪50年代以来,几代海内外校友在各种艰苦的野外环境下,采集、积累了大量地质标本,无偿捐赠给了母校。

副校长赖旭龙表示,校友们向母校捐赠的珍贵标本,不仅具有很强的专业教学功能,也具有很好的科普功能,寄托着海内外校友对老师、对母校的感恩和敬意,生动诠释了“艰苦朴素、求真务实”的校训精神。

双一流高校的建设,少不了一批优质的教学标本;一流博物馆的打造,离不开积极响应母校召唤的校友们。白马过隙,七秩荣光。校友们充满爱心捐赠的标本,背后的故事精彩纷呈,这些标本仍在为师生、社会公众普及和传播地学的奥秘。

 

二、创新立体教学模式,开展博物馆特色思政教育活动

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入实施“时代新人铸魂工程”,逸夫博物馆聚焦自身的特色资源优势,最大限度发挥全馆教职工育人合力,探索大思政品牌建设的新路径,结合博物馆实际情况创新不同类型的立体教学模式,大力开展系列博物馆特色思政教育活动,打造具有有博物馆地学科普特色的“一院一品”思政工作品牌。

用中国篆刻艺“述”,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文化——武汉五所高校百余名中外学生和市民在逸夫博物馆同上一堂“大思政课”

4月30日,第四期《中华传统文化体验坊:“石”刻准备着》在全国首批“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中国地质大学逸夫博物馆顺利举行。来自武汉理工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湖北大学、武汉科技大学和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等25个国家的百余名国际学生和全国各地的市民同上一堂“大思政课”。活动通过篆刻紧扣时代的二十大热词,探索公益美育赋能多元领域,向美而行,以美育人,切实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落地,将二十大精神的“最后一公里”变成“最美一公里”。

活动开始,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宋斌教授首先用3架马车、1个平台、3个融合、2个故事、2个推动介绍此次活动。他说此次活动由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国际教育学院、地大社区和中国地质大学逸夫博物馆三驾马车,拉着“中华传统文化体验坊”这一平台,融合中外学生、中外居民和中外文化,讲好地大故事和中国共产党的故事这两个故事,从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宋老师介绍,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国篆刻作为艺术门类中的视觉传达设计,在方寸之地,传达万千气象;此次活动以党建引领的方式,将二十大热词篆刻在印章上,让传统文化活起来,以印章上的思政课的形式,践行二十大精神。

为增强国际学生对中国篆刻的体验感和参与度,更清晰地呈现“大思政”这一活动主题,国际教育学院赵阳平介绍了十余年来地大在传统文化篆刻领域国际传播的情况和成效,并就依托国际教育学院和地大社区共建的“中华传统文化体验坊”公益美育活动,助力中华传统文化国际传播,践行社会美育责任等方面行动计划进行了分享。

青年篆刻教师宋巍博士以汉字“印”引出中国印章传递的“印信”精神,并用通俗易懂的方式从“官印”和“私印”的分类角度对中国印章史和各时期代表印章做了介绍,让在场中外学生和市民对篆刻文化有了初步的了解。

活动体验环节,在“初识印章”和“印章初体验”体验室,宋巍博士从磨印石、印稿上石、刀法章法等演示了篆刻基本步骤,中外学生和市民踊跃参加,忙着在砂纸上磨石材,亲自“操刀”沉浸在篆刻的艺术海洋之中,纷纷尝试刻下了中华传统文化、二十大热词和清廉社区等内容。

我校资源学院石油与天然气工程专业2020级加纳籍硕士研究生王为善(中文名)说,他来中国之前对中国共产党的党风清廉建设就非常佩服,今天活动现场听了社区工作人员对清廉文化的讲解,有了更深层的感悟,他认真地一石一刀、一笔一画将中国清廉之风刻进心里,他希望让清廉之风可以传遍世界。

“体验墨拓”区吸引了很多市民和中外学生纷纷驻足,现场观摩宋波老师示范“千年汉砖拓下来”,宋波老师介绍说,拓片有千年历史,被称为古代的“复印机”。来自阿曼的马汉字(中文名)第一次体验墨拓技术,在老师的指导下,栩栩如生的“钟鼎”图案就有模有样地从汉砖上拓下来了。在“钤盖留痕”体验室,叶道平老师拿着印章耐心蘸着印泥,并邀请国际学生体验在连史纸上钤盖,大家自己动手将“清廉社区”、“建党百年”、“不忘初心”等篆刻作品裁剪,并开心地粘贴在活动纪念卡上。

在地大社区志愿者的中英文讲解下,参加活动的国际学生和市民参观了地大逸夫博物馆,了解了地球起源与演化,以及生命起源与进化。此次《“石”刻准备》体验坊是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国际教育学院、地大社区和中国地质大学逸夫博物馆在融合共建、协力搭建服务社会合作平台的基础上,共同举办的公益活动。活动以“讲好中国故事”为主线,以“传播中国文化”为切入点,旨在用中国篆刻艺“述”新时代党的故事,传播中国文化、展现中国精神、塑造中国形象,引领文化自信,以第一课堂“教室”和第二课堂“社会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实现文化知识教育与思政教育的双重效益,不仅引导市民和中外学生在文化实践中感悟党的创新理论的思想魅力和实践伟力,增进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同时,向国际学生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从而引导国际学生知华、友华、爱华。

延续红色血脉感悟地球沧桑——江岸区科普智慧行走进红巷、中国地质大学逸夫博物馆

为团结引领辖区各群体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凝聚提高全民科学素质的磅礴力量,6月4日,江岸区科协组织江岸区残联50余名代表走进农讲所、毛泽东故居纪念馆、中国地质大学逸夫博物馆,开展建党百年精神吸氧党建活动。

一条老街、一座学堂、一群青年,在中国革命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印迹。在本次吸氧之旅的首站--位于武昌红巷的农讲所,代表们从繁华的解放路转入红巷,历史感随着脚步前进逐渐浓厚。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红巷见证了中国共产党人的艰苦奋斗历程,为人民谋幸福不惜抛头颅洒热血的红色革命精神,至今仍然鼓舞着有志之士砥砺前行。

“当年开设的28门课程中,毛泽东亲自给学生讲授《农民问题》《农村教育》等主要课程,其中《农民问题》共25个课时,是所有课程中最重要的内容之一。1927年3月12日至13日,毛泽东在这里为学生和工农革命同志讲授了《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讲解员讲述着曾经的课程:“据学员回忆,毛泽东授课深入浅出、通俗易懂,除学员之外,附近农民也赶来旁听,把大教室挤得水泄不通。”

在毛泽东故居纪念馆,视力障碍者肖启才深情地抚摸着毛主席用过的桌椅、斗笠、马油灯等生活物件,“就是在这里,我能感受到还有毛主席留下的气息,这些物件让我倍感亲切,仿佛穿越到了那个峥嵘岁月,令人心潮澎湃。”

都说大自然鬼斧神工,在一块平平无奇的石头上怎么能感受到呢?世界上有没有造型奇特且颜色多样的石头呢?下午,代表们来到中国地质大学逸夫博物馆寻找答案。

博物馆内精美绝伦的珠宝玉石世界、五光十色的矿物岩石天地以及与人类生存息息相关的地下宝藏为观众描绘了一幅关于地球46亿年沧桑巨变的宏伟画卷,搭建了一座地球生命38亿年进化的历史长廊。同时,也为参观者们讲述了人类与大自然和谐协调发展的重要性,保护环境是每个人的神圣职责。

在博物馆二楼生命起源与进化展厅,9具恐龙化石及模型高高屹立,它们各具特色,各种形态栩栩如生,不断吸引着游客的眼球。仰望这些恐龙化石,让人仿佛进入了一个充满想象的世界:满洲龙悠闲地踏在草地上,属于海生爬行动物的梁氏关岭鱼龙偶尔跳跃于海面之上,其长度及保存完整程度堪称世界第一;凶猛的和平永川龙牙齿锋利,便于追捕、撕咬猎物;“娇小”的鹦鹉嘴龙,身长只有1米左右……仿佛让人置身于“侏罗纪公园”。

家住车站路的尹满香表示:“江岸区科协举办的本场科普智慧行活动让平时出行多有不便的我们和社会的联系更加密切,不仅丰富了我们的生活,也提升了科学素养。”

共筑强国梦海峡两岸和平小天使活动在逸夫博物馆举行

7月22日—23日,全国台联海峡两岸和平小天使活动在中国地质大学逸夫博物馆举行。通过一段科学经历、一种精神传承、一次科学实践、一次展示汇报、一份深情祝福和一个种子“盲盒”等“六个一”主题活动,让海峡两岸的孩子们在科普研学和交流中培养科学兴趣,收获友谊,把科技强国梦筑进孩子的心中。

中华全国台湾同胞联谊会副会长郑平、文宣部宣传处处长聂晶、文宣部宣传处四级调研员林汤安怡,湖北省台湾同胞联谊会会长刘江东、办公室主任刘东建、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党委副书记王甫、图书档案与文博部部长刘先国、附属学校校长黎义波等参加活动启动仪式。

王甫致辞。他说,长期以来,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和台湾高校和科研院所合作开展了丰富多采的科学研究、学术交流活动等,这些活动的成功开展,不仅促进了两岸学者间的交流与合作,也增进了两岸高校师生间的情感和友谊,推动了两岸民众的互信与互利。中国地质大学(武汉)高度重视本次活动,安排了丰富多彩的科普内容。希望通过此次活动,两岸和平小天使们能相互学习、相互帮助,建立互信与友谊,埋下一颗颗“爱”与“和平”的种子,扎根中华大地,在两岸交流中开花结果。

郑平通过视频致辞。他说,海峡两岸小天使活动始于1992年,是两岸青少年民间交流的品牌活动,2400个家庭参与过该活动。武汉是英雄的城市,也是两岸民间交流的重地。中国地质大学有着独具特色的科研优势,拥有攀登珠峰科考队训练的大本营,其博物馆是国家最早一批设立的中小学生科普教育实践基地。通过“两岸和平小天使交流活动”,能够让两岸的青少年牵手结对,成为相互鞭策努力成长的好伙伴,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面向未来,从小埋下立志报国的种子,成为让“祖国放心复兴有我”的当代好少年。

活动中,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发挥逸夫博物馆、图书馆、校史馆丰富的馆藏优势,为小天使们准备了丰富多彩的活动,如“心连心破冰”拓展活动、探秘地球奥秘与生命起源、矿石寻宝+“两岸同源”地质科普课、图书馆书海寻宝、博物馆奇妙夜、参观校史馆等。

在两天的科普学习中,两岸小天使分组合作完成课题任务,在思辩求索中累积科学兴趣,在动手实践中激发科学热情,提升了小天使们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本次活动由全国台联、湖北省台联共同主办,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承办,逸夫博物馆、附属学校等单位协办。

践行宗旨为民造福地质科普走进武汉市第二聋哑学校

5月24日下午,中国地质大学逸夫博物馆等6家单位前往武汉市第二聋哑学校,开展丰富多彩的科普展览和互动活动。在展览现场,逸夫博物馆展出了各种精美矿物和化石标本,该校150余名师生兴致勃勃地流连于琳琅满目的展品中。讲解人员通过简单的手语、文字和白板画与同学们进行了沟通,感受到孩子们对知识的渴望。

逸夫博物馆还设计了幸运大转盘有奖知识竞答、你画我猜等两个游戏环节,为孩子们准备了紫水晶、萤石、菊石化石、科普图书等丰厚的奖品,孩子们争先恐后地参与到游戏中。

武汉市第二聋哑学校的老师们纷纷表示,逸夫博物馆通过科普展示和游戏,将地球科学知识生动地带入到了孩子的脑海中,达到了宣传地学,科普大众的目的,让聋哑孩子们感受到了社会的关爱、科普的阳光。

“大思政课”融课堂走进乡村,谱写科普育人扶贫新篇章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全方位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逸夫博物馆充分发掘自身优势资源,立好“大思政课”融课堂特色点,专门针对偏远山区和乡村的中小学生制定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宣传教育机制,通过支部共建、“云上科普”、专家讲座、送展进校园、标本捐赠等各种形式,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我校新时代地质文化、“宜居中国美丽地球”战略思想等送到乡村,弘扬地大开拓创新、艰苦奋斗、勇于攀登的优良传统,大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谱写了博物馆特色科普育人扶贫新篇章。

逸夫博物馆“云上科普”助力西部乡村振兴

为助力乡村振兴、文明社区建设,落实国家“双减政策”,4月16日,由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楚雄州共青团、楚雄市共青团联合主办,中国地质大学逸夫博物馆、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研究生支教团承办的“云游地球沧桑巨变长卷 共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中国地质大学逸夫博物馆、云南楚雄云科普直播活动”举行。

直播主持人、博物馆讲解员唐晓玲带领云南楚雄州栗子园社区20余名小学生一道走进逸夫博物馆,向孩子们科普生物和地球科学知识,激发他们探索科学、追求真知的好奇心。

20余名小学生跟随着直播镜头,零距离接触了逸夫博物馆生命起源与进化展厅和光华矿物精品展厅。即使隔着屏幕,也身临其境感受到了逸夫博物馆的独特魅力。

在生命起源与进化展厅,唐晓玲展示了面积为15.7平方米的海百合化石。随后,唐晓玲介绍了地质年代表,展示了马门溪龙、黑龙江满洲龙、鹦鹉嘴龙、梁氏关岭鱼龙化石和恐龙蛋,介绍了生物大灭绝事件。在光华矿物精品展厅中,唐晓玲展示了绿柱石、雌黄、水晶、菊花石、以及包括萤石夜明珠在内的诸多荧光矿物,这些荧光矿物在光线不同的环境下呈现出不同颜色。

直播过程中,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研究生支教团的成员,在逸夫博物馆科普工作人员的带领下,和孩子们一起动手进行了三叶虫化石拓印。

楚雄市鹿城小学小花山校区二年级李发磊兴奋地说:“这个活动让我体会到了地球的奥秘,大自然的神奇,希望以后还能参加这样的活动,更希望能有机会到逸夫博物馆亲眼看一看。”

逸夫博物馆馆长刘先国表示,希望通过云直播线上看展的方式,让广大观众,尤其是中小学生感受化石的厚度与温度,跨越时空界限,近距离感受博物馆的多样魅力。

中国地质大学逸夫博物馆是国家二级博物馆,获得国内高校博物馆首家4A景区、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全国科普教育基地等一系列荣誉称号。近年来,逸夫博物馆积极探索“云上科普”形式,讲好地球故事和生态文明故事,在新华网、央视频等平台直播近20场科普活动,累计观看量四百万人次,取得了较好的科学传播效果。

据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研究生支教团云南队长张馨月介绍,自2006年在云南楚雄龙江中学设立支教点以来,支教团已有62名成员接力奋斗在祖国西部云南省中小学基础教育的第一线。她表示,作为地大的学子,同时作为在基层服务的支教教师,有责任也有义务让创新的地学科普活动走向西部,推动服务地落实双减政策以及创建文明社区政策的开展,助力乡村振兴。研究生支教团也将一直在地球科学普及和生态环境保护宣传方面主动作为,勇于担当,为建设美丽中国,促进人类与自然和谐共生贡献力量。

逸夫博物馆“云上科普”增色西部线上课堂 地球科学学院教授肖龙详解“外星人”

为助力“双减”,提升中小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逸夫博物馆连线云南楚雄市近两万名小学生,为他们带去了一场精彩的云上地学科普讲座。讲座通过腾讯会议、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官方微信视频号进行了在线直播,共有近两万人次观看。

图书档案与文博部部长刘先国致辞。他说,自2020年以来,逸夫博物馆相继在湖北竹山、云南施甸和云南楚雄开展了科普巡展、科普讲座等活动。他表示,今后,逸夫博物馆将继续依托中国科协“翱翔之翼”大学生科技志愿服务项目,积极与全国各地有需求的学校、乡村建立合作关系,为他们送去形式多样的科普服务,助力乡村振兴。

“星星上有人吗?天上的星星会掉下来吗?”地球科学学院肖龙教授以《如何寻找外星人》为题,深入浅出地讲述了关于外星人的传说,地球上的生物和形成条件。同时向小学生们发出疑问:宇宙中会有外星生命吗?月球和火星上有外星人吗?如何寻找外星生命?生动形象地为小学生们描绘了人类探索宇宙奥秘的历程,展现了当今世界先进的行星科学研究成果,讲座内容生动有趣、语言诙谐幽默。

讲座结束后,楚雄小学生连线肖龙教授,就行星科学问题进行积极提问。肖龙教授一一作了解答,他鼓励小学生们,努力学好科学知识,打好基础,保持对科学的好奇心,同时积极思考、交流,争取将来考上大学,进一步探索自然界的奥秘,呵护人类共同的家园。

肖龙表示,很高兴携手逸夫博物馆,通过“翱翔之翼”大学生科技志愿服务项目活动,将优质的国家航天探索成果和科普教育资源带给西部的孩子们,通过“寻找外星生命”这个航天探索的有趣内容,激发孩子们对星空的探索与好奇。

肖龙教授长期从事行星科学教学和科研工作,致力于科普宣传,是嫦娥五号钻取子系统飞控专家组成员,参与了嫦娥五号取土作业的两项关键任务——模拟月壤和采样点地质地貌地图绘制,他带领团队共为“嫦娥”系列实现成功“挖土”任务提供了100多吨的模拟土壤,他还见证了嫦娥三号、嫦娥四号、嫦娥五号和天问一号的现场发射。目前已出版5本科普专著,为青少年带去30多场科普讲座。

逸夫博物馆携手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研究生支教团,开展了一系列云科普直播活动,受到广大师生、社会观众的好评,得到学习强国、新华网、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光明网、中国青年网、湖北日报网、长江网等中央、省市媒体的广泛关注。

逸夫博物馆与施甸二中开展支部共建助力乡村振兴

在“六一”国际儿童节前夕,逸夫博物馆走进云南省施甸县,通过开展科普讲座、地质标本与科普图书捐赠、爱心捐助、联合支部主题党日等活动,与第二完全中学开展支部结对共建,推进主题教育活动进一步走深走实。

两支部在该校支部活动室开展共建交流座谈会,双方围绕进一步加强支部共建、智力扶贫、科普合作等,进行了深入交流探讨。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派驻施甸县扶贫工作队队长、施甸县副县长向敬伟,县教体工委专职副书记杨永富、县党委组织部副部长李春荣、县科协副主席杨军明等参加座谈会。会前施甸县副县长杨建军与刘先国一行就挖掘双方优势、促进乡村振兴等进行了广泛交流。

“海林檎化石是如何形成的?它有哪些特征?” 从施甸县特有的古生物化石—海林檎入手,刘安璐博士以《化石奇观》为题,为七、八年级的200余名师生开展科普讲座。他用妙趣横生的方式告诉孩子们什么是化石?化石告诉我们什么?如何鉴别和收藏化石?激发了学生们对探索地球乃至宇宙奥秘的求知欲。

隋吉祥博士则为学生们带来《身边的矿物》的科普讲座,通过展示绚丽多彩的矿物,介绍了矿物的性质、特征,以及在人类生活中的应用等,激励同学们勇于探索、潜心钻研,用知识为人类造福,用科技引领未来。两场科普讲座受到师生们的热烈欢迎。

科普讲座期间,逸夫博物馆馆长刘先国代表逸夫博物馆,将12种特色矿物岩石标本和5种科普图书捐赠给该校,丰富了该校科普馆藏。该校校长袁杰接受捐赠。逸夫博物馆党支部书记彭磊代表博物馆党支部,向该校优秀家庭困难学生发起爱心捐助,该校党委副书记赵维胜接受捐助。

“三叶虫是距今5.6亿年前的寒武纪就出现的最有代表性的远古动物,由背甲为两条背沟,纵向分为大致相等的三片,因此名为三叶虫。”在该校教学楼前,逸夫博物馆布置了化石、矿物标本展台和以“生命的进化”“绚丽多彩的矿物”为主题的科普展板,12种具有典型性、代表性的化石、矿物标本,以及内容丰富的科普知识,吸引孩子们纷纷驻足观看。

科普讲座后,逸夫博物馆党支部成员参观了该校图书室红色图书专柜,对该图书室图书收藏情况进行深入了解。

联合支部成员还参观了施甸县规划馆、施甸滇西抗战陈列室、惠通桥等抗战遗址,大家纷纷表示,将深入学习施甸滇西抗战史,从伟大抗战精神中汲取前行力量,共同助力施甸县教育教学、科技创新等迈上新台阶。

为了增进施甸二中教师对地学知识的了解,联合支部还进行了野外标本采集、地学科普知识的讲授,两支部成员就如何发现、采集标本等进行了深入交流。

2019年9月,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被教育部确定为新增定点扶贫直属高校,定点帮扶云南省施甸县。扶贫工作队自2020年5月进驻施甸以来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得到了当地政府和师生的高度肯定。逸夫博物馆一直高度重视科普扶贫工作,刘先国表示,将深入挖掘逸夫博物馆展教资源,以支部共建为纽带,以科普合作为平台,携手点亮孩子心中的梦想,探索乡村振兴新模式,助力施甸县域科教水平的持续提高。

三、坚持“三全育人”,打造特色“大思政课”实践课堂

作为一家集专业教育功能和科普教育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性现代化地质博物馆,自2005年开馆以来,逸夫博物馆已累计服务中外游客和大中小学生500万人次,备受社会各界关注,被《中国自然资源报》等主流媒体誉为 “科普育人的殿堂”“地质世界之窗”。建馆以来,逸夫博物馆不断丰富馆藏资源,提升专业素养,强化对内外展示服务,发挥高校逸夫博物馆的文化特色、育人特色与服务特色功能,坚持“三全育人”,打造特色“大思政课”实践课堂,取得系列令人瞩目的成绩。

传承校训精神凸显育人底蕴

距今2亿多年前、面积达100平方米的化石幕墙,似花非花的海百合化石,精美绝伦的各色宝玉石、五光十色的矿物,一具具恐龙骨架、恐龙足迹化石……系统展示了学校的学科发展历史,凸显着学校的办学育人底蕴,是学校近70年发展历史的浓缩体现,更是“艰苦朴素、求真务实”校训精神的真实写照。

逸夫博物馆的部分标本和化石来自广大师生野外专业实习采集,以及广大校友、离退休教师、友好合作企业无偿捐赠而来。这些看似外表冰冷的藏品背后,蕴含着师生奋斗之情、校友捐赠大义、学校育人之果。近70年来,无数地大学子用心血和汗水不断累积着馆藏,一个个“校友捐赠”的藏品,不仅成为20余万地大学子与母校维系情感的特殊纽带,更成为他们表达对母校殷殷深情的情感寄托方式。

“逸夫博物馆的老师们经常来到课堂上,教我们如何辨别、采集标本,我们每个学生都有一种专业自觉,那就是采集到的标本要送到逸夫博物馆来收藏,以供日后学习之用。” 1980年,姜晓玮入读我校地质学专业,此后陆续获得我校构造地质学专业研究生学位和遥感地质学专业博士学位。提及当年学习的情形,他深有感触地说:“每次回到母校,我都会去逸夫博物馆,看一看大二暑假时采集的风成三棱石标本,那是我在博物馆老馆长王良忱的建议下,在青海格尔木昆仑山脚下的戈壁滩采集到的。”

一件件标本背后是一个个动人的故事,这些都是对学生进行专业教育、爱国教育的鲜活的生动素材。如今,逸夫博物馆早已成为广大校友必到的“打卡”之地,成为一届届学子珍贵的青春纪念册和精神家园。

整合教学资源强化思政育人

逸夫博物馆在成立之初,主要承担为师生教学和科研提供标本材料、满足学科发展和科学研究的任务。在近40年的建设过程中,逸夫博物馆始终注重与课程等教育教学环节的紧密结合,实现学科育人和课程育人的水乳交融,积极将馆藏资源转化为课程思政资源,并且向多元的互动模式发展,将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融为一体,成为课堂教育的有机延伸。

“大家看,这是黑龙江满洲龙,它生活在距今6600万年前的白垩纪晚期。”今年12月3日,地球科学学院韩凤禄教授带领学生走进逸夫博物馆生命起源与进化展厅,进行古生物现场教学。“有了逸夫博物馆丰富的馆藏标本,相关课程教师就能把书本知识与标本实物相结合,学生不用等到高年级或毕业后到野外实践,就能对地质有直观的感知。”地球科学学院院长章军锋表示。

逸夫博物馆依托丰富的馆藏资源,努力打破专业界限,融入通识教育,和图书馆等联合开展的公选课《地球趣话》成为大学生“一票难求”的通识课程。作为认识地球的先导性课程,它既讲述地球的组成与演化,普及地学基础知识与基本原理,又几乎辐射到自然科学的各个领域,培养激发了大学生的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学生在实地鉴赏参观和3D互动模拟参与中,增强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环保理念,激发了大家亲近自然、热爱自然、保护自然的意识。

逸夫博物馆主办的《地球科普大讲堂》同样为思政课堂提供了源源不断的资源,该讲座内容涉及地质公园、恐龙灭绝、地球知识、清洁能源、生物进化、高山科考等多个主题,讲座者中既有“全国最美教师”、中科院院士殷鸿福教授,又有李四光先生的外孙女邹宗平女士,有大学教授、科研院所领军人物,更有地学专业的研究生和本科生,已成功举办70余期,累计参加人数逾3万人。

学校以逸夫博物馆为载体,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厚植地学文化根基,传承弘扬地大精神。到逸夫博物馆参观学习,通过“看得见、摸得着”的化石、矿物标本,感受地球沧桑历史、体悟学科发展脉络,成为每年新生的“开学第一课”和毕业生的“最后一课”。

地球科学研究的乐趣就是根据过去认识现在,根据现在预测未来。地大长期以来弘扬“谋求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价值理念,致力于为解决区域、行业乃至人类面临的资源环境问题提供高水平的人才和科技支撑。面向未来,逸夫博物馆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根本指导,以建设美丽中国、宜居地球为己任,在进一步提高师生和公民的自然意识和科学素养上下功夫,为推进生态中国、美丽湖北,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贡献力量。

搭建育人平台助力学生成长成才

多年来,逸夫博物馆不断创新育人方式,通过举办各种科普活动,努力为广大学子提供成长成才的平台和空间。

自2017年起,逸夫博物馆和地球科学俱乐部联合开展科普巡展活动,走进学校、社区和工厂,将科普知识以形象生动的图文、模型、科学小实验等形式展现出来,对中小学生进行科普宣讲,让更多人有机会了解地学。目前,科普巡展活动已在武汉市第二聋哑学校、英山县实验中学、武汉市万福林小学等开展7场活动,深受中小学生们的喜爱。2017年世界地球日期间,逸夫博物馆还联合校研究生会,将地球科普大讲堂“搬”到了南望山小学,主题为《我们的地球》。

地球科学俱乐部的同学在参加科普巡展的同时,专业素养得到极大提高,地球科学俱乐部更是被评为“全国百强学生社团”,成为学校学生社团的一个闪亮品牌。“每次去小学的时候,看到孩子们求知若渴的眼睛,忽闪忽闪的,觉得十分充实、满足。在其他大学进行地学科普的时候,又能交到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李四光学院朱嘉宁同学说。

在积极鼓励学生参加科普巡展的同时,逸夫博物馆更是拿出专项资金,资助地球科学俱乐部的同学购买标本,帮助他们开展内部培训和学习。为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逸夫博物馆在地下室专门为地球科学学院的学生设立了化石修复室,目前已吸引50多名学生自觉参与到化石修复工作中,修复了上千块化石标本,以备教学科研所用。

逸夫博物馆积极培养志愿者队伍,每年有110名以上的校内外志愿者在团队讲解、大型活动、科普巡展和研学活动中提供志愿服务,年均志愿者服务时间总数超过2000小时,志愿者荣获省部级、湖北省、武汉市各类科普讲解比赛一等奖、二等奖等一系列荣誉,获评湖北省高校博物馆优秀讲解员等。同时,逸夫博物馆将商品服务部交由学校大学生创业中心管理,为大学生提供创新创业平台。近年来,逸夫博物馆获评全国高校博物馆育人联盟优秀育人项目特等奖、“武汉市学雷锋志愿者服务示范单位”,是校内外高度认可的地学特色文化育人阵地。

长久以来,伴随着学校事业的蓬勃发展,博物馆不断强特色、入主流、争主导,坚持面向社会广泛开展地学科普教育,充分发挥育人功能,精心打造科普教育品牌,不断根据社会需求推出特色展览,发展成为集国家二级博物馆、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全国首批“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等数十项荣誉称号为一身的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积极为“美丽中国、宜居地球”建设贡献力量,用科普梦汇聚起实现中国梦的磅礴力量。(编辑 李海涵 刘乙苇 审核 张建华)

友情链接: 中共中央组织部| 教育部| 湖北省教育厅| 中国地质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