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工作案例】后勤党委接待服务中心党支部:创新“生活技能+”劳育模式 打造“以文化人”支部品牌

发布人:张建华发表时间:2024-05-11点击:


为丰富后勤“三全育人”实践内容,融入学校立德树人的“大思政、大课堂”,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全局添彩,后勤党委接待服务中心党支部通过深入开展劳动教育实践课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地质元素文化特色活动的有力举措,探索创新“生活技能+”劳育模式,培育树立“以文化人”支部品牌,将树德价值融入人才培养,助力高校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在高校思政工作上“落地生根”。

一、主要内容和做法

1.立足中心工作,创新“生活技能+”劳育模式

一是构建劳动育人机制。支部制定实施《大学生生活技能培训活动方案》《大学生劳动技能比赛实施方案》《开展“探究生活技能新体验”劳动活动》等劳育实践类课程和活动,贯彻落实教育部《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和学校《全面加强新时代劳动教育实施方案》等文件精神,教育引导大学生树立自我管理、自我服务意识,强化生活能力培养。支部提供标准房间、餐厅、后厨等社会沉浸式场所,选取标兵厨师、服务员、礼仪员等作为教学指导老师,搭建特色劳动育人平台,构建体验式劳动育人机制,把学校立德树人的核心任务落到实处、落到基层,落到每一位党员、职工和学生身上。

2023年4月 支部与本科生院联合开展大学生劳动技能比赛

二是创新党建育人模式。支部持续构建“支部+学院”“支部+结对领航” “支部+职工群众”“支部+志愿者协会”等党建育人模式,教育引导大学生在实践中淬炼劳动品质,理解社会主义工作价值。支部创新“探究生活技能新体验”主题,联合学院、结对班级、其他支部等首创开展“大学生劳动技能比赛”“新生劳动教育课”(联动“文明宿舍创建活动”)“烹饪技能课”和“商务礼仪培训”等活动,扩大教工和学生受众面,打造体系化、系统化的劳育模式,丰富后勤劳动教育实践课程,推动劳动教育建设,助推高校“三全育人”实效落在基层。

三是深化劳动育人格局。支部紧密联系各院系单位,开展结对领航、支部共建、技能比赛、志愿活动等实践活动,了解学生思想动态和生活需求,使学生感悟成长。支部精心深化劳动育人格局,把有力度的劳育做得有广度,促使学生理解辛勤劳动对于丰富和发展自我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在未来学习生活中努力奋进、自主追求与实现梦想的勇气,培养正确的劳动观念和劳动素质,助力把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

2023年6月 支部开展“以老带新学思想 粽情粽意重实践”党团共建活动

四是打造劳动育人品牌。支部充分发挥后勤基层党支部的行业特征,按照“样板党支部”创建标准,坚持发挥首创精神,打造务实多元的劳动育人品牌。如设计开设床铺整理、衣服收纳、礼仪学习、毛巾创意手工、蛋糕烘焙、轻食制作、包粽子饺子等生活技能培训课,开展房间清扫、中式桌餐摆盘、食堂服务等劳动体验活动,促进学生思想教育与后勤文化内涵(诚信、友善、敬业、奉献)相结合,深入学生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全员、全过程、全方位推进大学生主体性发展。

2.融合党建业务,培树“以文化人”支部品牌

一是构建融合的文化育人体系。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鲜明指出,“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积极践行主题教育“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的总要求,党支部认真谋划,通过开展“特色党日”主题教育活动、“重要节点”文化主题活动、“老教授讲党课”“老党员谈党性”“地大文创”产品制作推广等系列活动举措,对教工学生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红色文化、区域文化、校园文化、地质文化教育,构建党建和业务、学习和生活、外部和内在深度融合相互促进的文化育人体系,充分发挥“以文化人”作用,助力学校“大文化体系”建设。

2022年11月 支部创建了学习园地读书角

二是打造务实的文化育人阵地。支部所引领的中心作为学校接待服务一线窗口,在各公共场所的命名、设计、装修上都是从文化角度设计,如蕴含地质、矿藏、地球、山脉四大要素的迎宾楼景观带,取自地层时代“震旦纪”的震旦园餐厅,以及极具区域标识的“黄鹤”“东湖”和地质特色的“海百合”“红玛瑙”包间名称等,均融入中华传统文化、区域文化、学校文化设计理念。在此基础上,支部还打造了党建工作新阵地——“学习园地”读书角,开展“书写二十大金句”硬笔书法比赛、“学习永远在路上”读书班等书香文化阵地建设活动,切实打造了全领域覆盖、全过程体验、全方位宣传的文化育人阵地。

三是凝练鲜明的文化育人特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重要思想文化资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的文化沃土。支部高度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神的继承和弘扬,在“清明”“端午”“中秋”“冬至”“春节”等重要节日,用好岗位和业务优势,持续创新开展蒸青团、包粽子、做蛋糕、捏饺子、剪窗花等各类实践活动,提炼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标识,加强广大师生党员们对传统文化的理解认识,丰富师生校园文化生活,坚定文化自信。同时,创新推出具有“CUG”“上天 入地 下海 登极”、校训校徽、攀登等地大标识的月饼、绿豆糕、樱花糕、雪糕等文创食品,传承地大精神,激发师生爱国爱校思想热情,守正创新的凝练文化育人特色。

2022-2023年 支部创造影响广泛的校园文创产品

四是培树特色的文化育人品牌。支部聚焦文化建设,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育又红又专的文化育人品牌,构筑长效化的文化育人平台,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与教工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精神文明建设有机融合,在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持续举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座,创新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体验”等系列活动,推广精细化地大文创产品制作宣传、实践体悟活动,着力增强师生的文化自信、文化责任和担当意识,从实践主体、实践客体和实践活动场所等多个维度培育树立特色文化育人品牌。

2022年10月 支部与结对领航班级开展“庆国庆迎校庆 学技能品美食”活动

二、成效总结

后勤党委接待服务中心党支部在2021年12月成为我校第一批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培育创建单位。近两年来,在学校党委正确领导和后勤党委精心指导下,支部按照教育部《第三批新时代高校党建“双创”工作重点任务指南》和申报书的培育目标任务,始终紧扣“为学校中心工作服务,办师生员工满意后勤”工作宗旨,坚持党建引领“双发挥、双促进”工作思路,落实基层党建“七个有力”要求,实现党建工作与业务发展深度融合、互促共进,打造“党建+”工作新格局。

1.营造立德树人好氛围

随着“主题教育”活动深入开展,支部紧密围绕高校思政教育的“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把“三全育人”摆在重要位置,深入实践“以劳育人”“以文化人”,通过多维度实践活动加强广大师生党员教工对人才培育、传统文化的理解认识,促使学生准确把握新时代勤劳奋斗的实质内涵,结合实际弘扬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定文化自信,营造了积极向上、健康文明、明德筑梦的劳动校园、书香校园氛围。

2.取得立德树人新成果

支部始终围绕学校“双一流”建设发展需要,通过以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来增加基层党员凝聚力,发挥“样板培育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标杆引领作用,切实把“立德树人” 摆在首要位置,助力学校构建高质量人才培养体系。

2022-2023年,支部以学校“劳动月”活动为契机,开展劳动实践、劳动技能比赛、新生入学劳动教育课等活动,共计700余名大学生参加。以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为宗旨,开展包粽子、做蛋糕、捏饺子、剪窗花、书法比赛等活动,共计7场近150名结对领航班级学生参加。以强化党员学习教育为根本,开展“谈心谈话”“老同志讲党课”“支部共建”“党群互动”“学习心得分享”等活动,“学习永远在路上”读书班,共计30场近760人次党群同志参加。支部劳育模式日趋成熟,以劳育人辐射成效显著。

同时,支部以厚植地大校园文化为创新点,设计制作了“CUG绿豆糕”“文创月饼”“勇攀高等雪糕”等地学特色产品,大力提升了地大文化在校园和社会范围内的影响力。在后勤党建系列评优中,获评“先进基层党组织”,支部党员获评“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起到了标杆引领作用。

其中《爱劳动促成长:大学生劳动技能比赛举行》新闻稿相继在中国地质大学官网、新闻网,中国地质大学公众号,后勤保障部官网、南望后勤公众号及荆楚网发布,点击量达6500余次。《上好新生第一课 劳动教育正当时——接待服务中心开展计算机学院新生劳动教育课》新闻稿相继在中国地质大学新闻网、后勤保障部官网、荆楚乡村振兴网发布,点击量达500余次。《学史力行庆华诞 粽包浓浓爱党情——后勤党委接待服务中心党支部开展“迎端午 包粽子”结对领航活动》在学校组织部网站“党建工作”专栏发布,点击量达400余次。活动的开展取得了良好反响,同学们在各类实践活动中体验到了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及光荣感,正确践行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3.促进立德树人新发展

支部结合后勤工作特点,以“样板党支部”建设为契机,围绕学校人才培养需要,融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后勤基层文化宣传阵地,开展党建宣传教育实践活动,实现党员干部使命意识提升、管理能力提升、服务水平提升和引领作用提升,激发大学生和党员同志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爱校热情。深度融入学校“五通融合”立德树人体系,切实践行“三全育人”理念,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校园找到更多传承发展的新途径、新平台、新空间,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真正实现根植于心、传递于行,成为师生前进的精神路标。

后勤党委接待服务中心党支部将立足新时代地大学生群体特点,以劳动教育为重点,大力弘扬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及地大文化,持续聚焦把党建思政工作贯通服务保障体系、生产建设体系、三全育人体系,创建“以文化人”基层党建品牌,为时代新人铸魂工程贡献力量。

友情链接: 中共中央组织部| 教育部| 湖北省教育厅| 中国地质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