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分党委(党总支部)、各相关单位:
做好毕业生党员教育管理是高校党委落实管党治党政治责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向基层延伸的重要体现。同时也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增强学生党员党性修养、组织观念、党纪自觉和先锋意识的重要举措。要将毕业生党员教育管理纳入学生思想教育工作体系,落实五通融合人才培养理念,全程贯通,守好人才培养最后一公里,扣好步入社会的“第一粒扣子”,把好时代新人培育出口环节。
为统筹做好毕业生党员集中教育、档案管理、组织关系转接、保留组织关系党员和出国(境)党员教育管理等毕业生党员教育管理工作,现就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开展“六个一”毕业生党员教育
1.集中开展一次毕业生党员主题党日活动。组织毕业生党员离校前集中开展一次加强党员作风建设主题党日活动,教育引导毕业生党员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践行根本宗旨、加强道德修养,传承党的优良作风,从严自警自省。
2.上好一堂廉洁教育党课。结合学科特色和专业特点,组织毕业生党员上好离校前“最后一堂廉洁教育党课”,教育毕业生党员树立崇廉、敬廉人生观,引导毕业生党员廉洁修身、廉洁从业,系好人生“第一粒扣子”,走好迈向社会的第一步。
3.举办一场成长分享会。选树一批爱国奉献、科技创新、西部就业等毕业生党员先进典型,讲好优秀毕业生奋斗故事,分享成长成才经验,激励青年学生勤奋向学、志存高远,引导青年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事业观。
4.开展一次谈心谈话。深入关心了解毕业生党员的思想、工作、学习状况,收集毕业生对学校学院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引导毕业生带头弘扬“严在地大”校风学风,涵养情系母校、立志成才、扎根基层、报效祖国的家国情怀。
5.开展一次文明离校志愿服务活动。强化毕业生党员身份意识,树立先锋模范榜样形象,组织毕业生党员以多种形式参与学校学院文明离校管理服务等工作,站好在校最后一班岗。
6.发放一份毕业生组织关系转接温馨提示。组织开展毕业生党员组织关系管理和毕业生预备党员转正等规范教育。严格落实学校党委关于从严管理党员组织关系的要求,确保教育全覆盖,为每一位党员发放1份毕业生组织关系转接温馨提示(见附件1)。
二、做好毕业生党员组织关系管理
根据《中国共产党党员教育管理工作条例》和《中共中央组织部关于做好高校毕业生党员组织关系管理工作的通知》精神,要确保每名党员都纳入党组织的有效管理和服务之中,具体要求如下:
1.对已落实工作单位的毕业生党员,应将组织关系及时转移到接收单位党组织。工作单位尚未建立党组织的,可将组织关系转移到工作单位所在地或本人居住地的街道社区、乡镇村委等党组织。
2.对没有落实工作单位的毕业生党员,可将组织关系保留在原学院党组织,需填写《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党员组织关系暂留学校申请表》(见附件2),经学院党委审核批准后报党委组织部备案,相关信息汇总至《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组织关系暂留党员管理登记表》(见附件3),确保信息准确可查,对于保留时长确需超过6个月的应及时将其编入党的一个支部,保留组织关系时间一般不超过2年,对符合流动党员认定条件的应填写《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流动党员登记表》(见附件4),按流动党员管理要求进行管理,将相关信息汇总至《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流动党员管理登记表》(见附件5),符合转出组织关系条件的应及时转出。没有落实工作单位的毕业生党员也可将组织关系转移到本人居住地的街道社区、乡镇村委等党组织。
3.对出国(境)学习的毕业生党员,将组织关系保留在原学院党组织,需填写《共产党员出国(境)保留(停止)党籍审批表》(见附件6),经学院党委审核批准后报党委组织部备案,将相关信息汇总至《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出国(境)党员管理登记表》(见附件7),并及时将其编入党的一个支部,每半年至少与其联系1次并做好联系记录,保留组织关系时间一般不超过5年,党员返回后按照规定申请恢复组织生活,符合转出组织关系条件的应及时转出。
4.毕业生党员组织关系介绍信有效期最长为90天,党员务必在有效期内办理好组织关系转移手续。因接收单位变动等原因逾期未办理好组织关系转移手续的,自党员组织关系转出之日起6个月内,本人向所在学院党组织提出补办申请,经核实后可补办一次,并做好记录。
5.组织关系暂留在学校的毕业生党员,超过6个月未与学院党组织联系且经多方努力确实无法取得联系的;转出组织关系的毕业生党员,无正当理由超过6个月未到接收单位党组织接转组织关系的,由学院党组织依据《中国共产党章程》和党内有关规定予以处理。
6.党员组织关系规范管理工作是学校党建考核的重要指标。请各学院党组织加强领导、明确目标、责任到人,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完成毕业生党员组织关系转接工作,确保本年度转出党员的组织关系回执率实现100%。
7.各学院党组织要加强对组织关系暂留学校党员的联系和管理,针对常住地不在学校的党员,建立“一对一”联系,落实组织生活制度,确保信息准确、联系经常、教育有效。符合转出条件的要及时办理组织关系转接手续。及时更新维护《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组织关系暂留党员管理登记表》,做好台账管理。
三、毕业生党员教育管理工作要求
1.分级负责,统筹推进。
各二级党组织履行主体责任,党委书记履行第一责任人责任,抓好本单位毕业生党员教育管理工作,向党委组织部上报毕业生党员主题党日活动安排。配合就业指导处妥善安排毕业生离校工作日程,统筹做好毕业生就业、离校手续办理工作,引导毕业生安全离校、顺利离校。各党支部负责组织党员参加集中教育、组织关系去向统计、暂留组织关系党员联络教育等工作。各党员强化党员身份意识,积极参加毕业生党员集中教育,主动配合党组织完成组织关系转接手续。
党委学生工作部、研究生工作部、团委要统筹谋划毕业生教育,选树毕业生党员先进典型,结合毕业生党员座谈会举办加强党员作风建设主题党日。就业处要做好毕业选调生的行前教育。团委要注重遴选优秀毕业生党员充实毕业委员会。校友处要注重遴选优秀毕业生党员担任校友大使,指导他们主动对接校友分会,做好毕业生联络和服务工作。档案馆要切实优化毕业生党员档案办理手续,规范细致做好归档寄发工作。
2.健全台账,规范办理。
(1)信息统计。各二级党组织指定专人负责毕业生党员组织关系转接工作,做好毕业生党员数据整理、身份核对、去向统计,完成《二级党组织2025届毕业生党员组织关系集中转接登记表(系列)》(见附件8)的信息统计,确保毕业生党员去向全掌握。
(2)档案归档。请各二级党组织于6月6日前对完成发展和转正程序的毕业生党员档案材料提交组织员审核,6月19日前将毕业生正式党员材料和转往校外的毕业生预备党员材料经党委组织部审核后,送档案馆归档。入党时间在2024年6月30日前的毕业生预备党员,如符合转正要求,须在本校完成转正程序,转正后的党员材料经组织员审核后送档案馆归档。此外,要按照《毕业生入党材料归档工作须知》的要求认真做好毕业生入党积极分子、申请入党人员的入党材料归档工作(见附件9)。
(3)关系转出。各二级党组织于6月16日前根据《二级党组织2025届毕业生党员组织关系集中转接登记表(系列)》的信息,在全国党员信息系统内逐一发起毕业生党员组织关系转出。目前全国多数省份已经开通跨省转接功能,转往省外的党员可通过全国党员信息系统发起转出,如发起转出失败,请联系接收党组织,按照接收党组织信息出具纸质介绍信并走相应的流程。各二级党组织于6月19日前向党委组织部报送《二级党组织2025届毕业生党员组织关系集中转接登记表(系列)》,报送后根据实际工作需要至南望厅领取《中国共产党党员组织关系介绍信》。尚未完成转正程序的毕业生党员在手续完成后再办理组织关系转接手续。
3.跟进指导,强化管理。
各二级党组织要对全国党员信息系统中组织关系转出情况进行跟踪了解,出现组织关系转接失败等情况要及时跟毕业生党员或接收党组织了解情况,重新发起转出,在系统内完成转接的需导出接收路径打印,并与纸质介绍信统一装订归档管理。通过纸质介绍信进行组织关系转接的,在发放纸质介绍信时务必要求学生党员本人签领并做好记录,提醒毕业生党员在办理好组织关系接转手续后及时将介绍信的回执联(第三联)寄回学院,各二级党组织要将组织关系介绍信存根联(第一联)及回执联(第三联)装订成册,与线上转接党员接收路径打印版一同归档,同时在全国党员管理信息系统内进行相关操作。
4.材料报送。
各二级党组织于6月19日前将《二级党组织2025届毕业生党员组织关系集中转接登记表(系列)》逐页盖章扫描件和Excel表格电子版提交至地大云盘https://yunpan.cug.edu.cn/link/ARC25CC717DBE4426F9138F88CFB155E0D,文件命名为单位+2025届毕业生党员组织关系集中转接登记表。
附件:
1.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毕业生党员组织关系转移温馨提示(致全体毕业生党员)
2.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党员组织关系暂留学校申请表
3.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组织关系暂留党员管理登记表
4.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流动党员登记表
5.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流动党员管理登记表
6.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党员出国(境)保留(停止)党籍审批表
7.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出国(境)党员管理登记表
8.二级党组织2025届毕业生党员组织关系集中转接登记表(系列)
9.毕业生入党材料归档工作须知
附件于地大云盘下载:https://yunpan.cug.edu.cn/link/AA63EEDA54AC244AE0A73E5A4B4450A0B8
文件夹名:关于做好2025届毕业生党员教育管理的通知附件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党委组织部
2025年5月27日